太阳集团tyc539举行“北外国关前沿沙龙”第十二期学术活动

作者: 时间:2016-11-09 点击数:

               

            2016年11月8日(周二)15:00-17:00,北外国关前沿沙龙第十二期活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综合楼1147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主题是“新兴经济体国有跨国企业的政治学---以中国在东南亚和非洲国企为例”。本次沙龙学术活动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系博士候选人张友谊主讲、尹继武教授主持,并邀请太阳集团tyc539张颖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黄立志助理教授以及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范伊伊助理研究员作为评议人。本次沙龙吸引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几十名师生前来参加。

尹继武老师首先介绍了主讲人张友谊的基本情况。张友谊现为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系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对外投资和援助的政治经济学、中国与发展中世界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内战与国内冲突等。其目前担任康奈尔大学Reppy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与商学院新兴市场经济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曾获得康奈尔大学东南亚研究项目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问题研究院等资助,在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多国进行田野研究。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即将以章节形式发表在编著 China’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Global South 一书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非关系研究中心政策简报。
      
在介绍完基本情况后,张友谊对今天的沙龙进行了主题报告。他首先将此次报告的内容分为了三个部分:中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政治经济机理、国有企业内部差异及政治外交后果以及国有企业海外行为与东道国政治稳定。在第一部分,他以一系列数据和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现出了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的具体情况。从图表上看,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总量都在不断扩大,而在对外投资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新兴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中国的对外投资仍然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亚洲地区。从投资集中程度上看,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业务分布在全球各地,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对外投资企业的分布相对集中。而从并购角度上看,中国近年来海外并购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对欧洲企业的并购。张友谊随后总结了中国对外投资的特点: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净资本输出国,显示出中国对外投资的巨大规模,这也将影响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建构;第二,中国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加,但总体上看,国企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大,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维持;第三,中国对外投资流向的地域和产业相对集中;最后,中国对外投资地区开始出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的导向。
对于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一部分人认为国有企业主要角色是政治工具,协助中央政府完成既定的政治、社会目标;另一部分则表示国企的大规模对外投资是经济自主的表现,是顺应全球化市场经济浪潮的利益选择。对此,张友谊则表示国有企业的定位复杂且多样化,其有着服务国家政治战略需求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双重使命,而正是这种双重使命以及政府-国企关系中的多重杠杆使得国企在对外投资中面临着代理人困境。在国企内部,央企和地方国企也存在不同之处。以不同国企在非洲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为例,央企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政治控制,因此其融资渠道较为稳定且单一,多来自国家政策性银行,这决定了在基础设施领域,央企在非洲目前仍习惯于传统的离地型工程承包项目(EPC),与当地经济的联系较少。此种模式的典型案例为中国路桥参与修建蒙内铁路。而地方国企由于国家性政策扶持有限,更倾向于采取自主融资的方式,因此在实际业务中更多尝试融合型创新投资项目(例如PPP),如中国武夷在肯尼亚正在参与的“一万公里公路项目”等。这两种模式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离地式项目可能会催生经济民族主义,增加东道国的债务,只适合短期发展;而融合式更多的加入当地经济元素,促进当地经济与全球产业链的衔接,是一种中长期的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主要围绕中国国企的海外政治风险展开。张友谊表示学界对中国国企更倾向于政治风险地区的观点一直持有争议,支持者认为中国政府政策支持所带来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资源驱动型外资以及东道国经济民族主义增加了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反对者认为严格的干部管理和升迁制度、监督体制以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良好的外交关系都降低了国企对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张友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次国家环境下政治安全风险分析的必要性。他认为东道国地方层次的风险研究对中国国企对外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接下来,他以国企在刚果金和缅甸的投资为例,分别阐述了微环境对投资风险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大型投资项目对当地政治稳定的影响。最后,张友谊总结表示,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外交的重要实体。国企阵营内部存在学习曲线,如央企可效仿地方国企在对外投资中采用融合性投资方法,加强与地方经济实体的交流与合作。在风险评估上需要将微观层面的分析加入进去。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风险是敏感的,但在风险评估上需要在更大的时间范围内对风险作出更准确和更全面的判断。
张友谊发言完毕后,张颖副教授、黄立志助理教授以及范伊伊助理研究员对其发言进行了评论。张颖副教授对导读发言进行了肯定。她表示这一研究选题新颖,与我国目前的对外投资的大潮相呼应。在报告中大量详实数据的应用,实地考察结果的呈现以及对问题的深入思考都使得研究更加有深度和说服力。张颖副教授继续表示,目前中非关系已经上升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中非关系的主体是积极向上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非共同命运和正确的义利观等都是指导中非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针。黄立志助理教授接着发言称这一研究在视角和方法论上都有创新之处,值得肯定和借鉴。在此基础上黄立志助理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国企在对外投资中与当地形势的双向互动,二是对研究缅甸案例普及性的思考。 范伊伊助理研究员紧接着表示,此次报告将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非黑即白的认知灰度化,代理人困境、企业融资方式以及次国家层次影响等是都非常具有意义的思考角度。她进一步补充到,此研究还可以从投资领域进行研究对象分类,以及可以从东道国“学习曲线”的角度考虑进一步研究。 张友谊对三位老师的评议回复称,中非合作大框架对于国企在非投资具有指导作用;缅甸是一个特殊案例,但也为中国在极端条件下的对外投资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外投资领域需要进一步进行划分,东道国学习曲线对于研究国企与东道国的互动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随后进入了师生互动的环节。在场的师生分别对投资领域的分类、投资与央地关系、国企绩效考核制度、对外投资的成功经验以及田野调查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张友谊回应表示,不同领域投资的效益和影响都有所不同,因此对投资领域的区分很有必要;总体上而言,中国国企在东道国的影响被有所夸大,中国投资并非是当地政治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更多的从当地的央地关系的分析中来定位我们的对外投资的选址和方向;绩效考核的考虑因素很多,需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量化的研究可以更清楚的展示对外投资的形势,为国企的对外投资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政治学的田野调查相比于其他领域时间更短,但对于厘清当地政治经济的内在逻辑非常重要。
此外,在场师生还就投资风险、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次国家行为体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后,尹老师对本次沙龙做简短的总结,并再次对主讲人张友谊及各位与会师生表示感谢。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高强供稿;李宏洲供图)

           



Copyright @ http://www.medaler.com/ 太阳集团tyc539 - 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入口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