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北外国关学院在线上成功举办以“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新方向”为题的国关大讲堂第五讲,中国人民大学太阳集团tyc539院长,“长江学者”杨光斌教授应邀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本次讲座由北外国关学院院长谢韬教授主持,北外国关学院等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首先,杨光斌教授就中国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介绍了不同时期最具资格提供政治学产品的国家或地区,并提出了“政治学具有国家身份”的观点,即无论处于何种阶段,只有当时最一流的国家才有资格提供政治学的知识产品。杨教授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开始逐步成为政治学产品的供给者,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属于中坚力量。
其次,杨光斌教授从“冷战政治学”与“冷战社会科学”的起源入手,向大家说明了巨变时代的社会科学知识革命与范式转换。他指出,巨变时代下世界秩序的大变动有三个关键变量,分别是“中心国家”治理能力的衰败、世界价值观的迷失以及国际制度的失灵。基于适应世界秩序变动的需要,二战后流行的美式社会科学需要一场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及法学各学科的知识革命。
随后,杨光斌教授阐述了中国政治学的议程设置。杨教授首先引入“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即基于“本国中心主义”的国别经验“比较”而得出一般性概念和理论),并将其称为“政治学的知识增长点”。关于比较政治学在中国的应用,杨教授主张将比较政治研究的重心从制度研究转移到国家治理能力上来。这不仅是概念和理论层面的推演,更是时代的呼唤——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证明了这一转型的必要性。
再次,基于此前杨光斌教授论述的若干理由及国际关系学理论的缺陷,杨教授提出了国际问题研究的新议程,即国际关系学转型升级为世界政治学。对于世界政治学这一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集成式创新学科,杨教授的定义是“政治思潮诱发的国内政治变迁所塑造的国际关系与世界秩序”。
最后,杨光斌教授提出了“历史政治学”的概念作为推动比较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的研究路径。所谓历史政治学,就是研究历史的情景性(认识论)、方法论上的时间性和本体论上的结构性关系主义而提炼概念和知识,从中探求真知并总结善治之道。作为一种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之于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意义重大。
在互动环节中,杨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做出了详细而充分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国关大讲堂第五场讲座圆满结束。